韓流,在中港台日一時無兩,最近在大陸和日本開始有反韓流的聲音。日本右翼分子還推出漫畫《嫌韓流》,而且大賣。他們這樣做,都是因為韓國流行產品真的有市場而已。你何時見過有人反港流?
香港電影/音樂,曾經風光一時。大家都知,80年代至90年代初,香港電影/音樂風靡日韓。當年,香港電影在韓國的何等受歡迎,香港明星歌星,人所共識,周潤發,張國榮,張曼玉,成龍,周星馳,梅艷芳... 在韓國,人人都看過香港電影;但當年,有多少香港人看過韓國電影呢?? 難道,當年的韓國人就,不愛國嗎?但是近年,我們都風光不再,能夠打入韓國市場大賣的香港電影已經少之又少,星願,無間道是極少數受歡迎的。
近年,韓國影視開始發憤圖強,還出口外國。藍色生死戀,冬季戀歌引發了在香港和日本的韓流。在香港,韓劇不單只佔了本地劇集的市場,還把一向受港人歡迎的日劇市場吃了一大口。為什麼香港人開始喜歡看韓國電影/劇集呢? 究竟魅力何在??
原來,人們都愛幻想,劇集不用完全反映現實,給觀眾滿足幻想的空間,就找住市場了。俊男美女,教人同情的童年遭遇,不倫但純真的愛情,還要患上不治之症,在現實生活會發生的機會是零啊... 這都是在港日劇中找不到的淒美幻想曲,找住了生活單調的城市的心。
不過當然,同樣的悲劇,總會有看悶的一天。所以這兩年的韓國電影/劇集,都走向喜劇化。但依然不乏門不當戶不對的元素,師生戀,貧富戀,姊弟戀,南北戀,未成年,人妻,還是熱門的愛情提材。(純愛中毒和外出都是「人妻」片呢,呵呵~~)

韓國的童星,實在比香港的好很多。香港的童星,大多似在背台詞,扮可愛。看過 哥哥我愛你,童行歲月,我們的金老師(沒在港上畫的),你會驚嘆,在戲中的孩子們,不像在演戲啊,他們像做回真實的自己,任意莽為,亂沖亂撞的演出,真實的一樣。香港,有人真的用心訓練小演員嗎? 不見得。
劇情,幻想得徹底;演技,真實得徹底,就是韓國影視。
韓國電影還有不少多元化提材,南北韓戰爭間諜,兄弟情,男人間的友情,復仇... 這都是對香港觀眾新鮮有趣的.
說起日本,不得不提一套反日的韓片,2009 迷失記憶。是一套韓日合作拍攝,極度大韓民族主義的電影。講述日本人利用時光機,改變了二次大戰的歷史,日本成了戰勝國,朝鮮半島成為日本的一部份,Seoul 是日本第三大城市。男主角是個韓裔日本人,為日本警方效力。當他發現原來自己生活在一個被修改的時空還在效力日本時,實在痛恨不已,誓要光復大韓。這部電影,身為韓國人一定要看,一定看得十分痛快;日本人真的不要看,會吐血的。我感到奇怪的是,這部反日電影,竟然會有日本人合作拍攝,實在不解。可惜,這部好電影在港上了畫都沒人知...
大長今,是唯極少數不單止好看,而且看了覺得對我做人有教育意思的片集。對它批評的中國人,只是恨自己拍不出這麼有好看而內涵的劇集吧...
其實,大陸和台灣都已經開始制作「日劇式」的劇集。流星花園,雖用上日本的故事,但它的成功都因為花了不少心血去制作,抄作也可以抄得有水準。香港呢? 香港人在拍電視劇方面干了什麼? 原來幾十年以來的方式,每套劇都有數不清的人物,錯綜複雜又非必要的人物關係。也沒有俊男美女,只有「阿姐」... 香港電影... 百分百感覺1,百分百感覺2,百分百感覺2003,百分百o岩Feel... 叫人再沒感覺了...
有人說韓國人只愛用國貨,少看外片。其實韓國人看不少西片。現今香港的電視劇/音樂,除了輸出給海外華人外,跟本就沒市場。我識不少韓國朋友都很喜歡香港,有的因為香港的電影和明星來香港遊覽上十次。為的只是我們80年代的電影和明星... 張國榮在韓國風靡多少少女,你知嗎? 不計成龍,你問十個韓國人,九個半都識周潤發,張曼玉,劉德華;有誰會認識 Twins 呢?? 有次和韓國朋友在餐廳看到 Twins 的MTV,她笑問: 「香港的明星不會跳舞的嗎? 我也跳得比她們好呢。」 聽聞,Sex and the City 在韓國很受歡迎呢,不見得韓國人只看韓劇吧。
Category: Korean EntertainmentCategory: HongKong